是什么导致了泉州商标注册成功率很低?
1、在先商标信息的不完整性和滞后性
商标局在泉州商标注册申请审查中的主要依据就是检索商标局内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各类信息。因为商标局天天都要收到大量的各类商标申请,而且这些申请资料都要人工逐一进行分类并通过扫描输入商标局数据库,因此,各类商标申请文件从商标局接收之日到可以从计算机数据库中检索到需要一定的周期,这个信息输入周期即使在商标局内部也需长达1~3个月,对外则一般在3~6个月,这还只是商标申请本身的基本信息,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查询盲区。而且商标审查信息也同样存在信息的滞后和不完整情况。
这种在先商标信息不完整和滞后性的后果,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对商标判定上的失误。即便是在商标局内部,审查员在工作中也无法避免这种信息的滞后和不完整性所造成的误判结果。
2、主动审查中信息来源的局限性
商标局主动审查中所依据的最完整、最可靠的信息就是商标局自己多年积累的商标注册和申请信息。而其他的诸如,县级以上地名、某些行业、产品信息等等都要商标局自己去逐步收集收拾整顿的,因为信息来源的被动和滞后,有所漏掉是正常现象。而对于诸如专利注册、版权登记上的信息商标局根本就不会关注,只有权利人自己在商标初审公告期三个月的被动审查中发现后,通过异议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商标局在实施行政主动审查中的信息来源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其他良多的在先权益都只有通过公告异议期的被动审查来解决。
3、审查员的主客观差异所产生的误差
每个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都是通过各个审查员独立完成的,因为不同的审查员在专业范围、知识面及工作经验、责任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审查结果必定会受到主客观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相同类型的个案,不同的审查员、不同种别的审查员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判定结果,而且法律也赋予审查员在审查过程中,根据个人理解所行使的自由裁量权。
总的来说,商标审查属于主观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存在差异是无法避免的现象。
4、国家法规政策的时段性造成审查标准的变动
我国自从1983年颁布商标法以来,相关的商标法律法规政策就跟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题目的泛起一直处在动态发展阶段性调整之中,而且在相称一个时期内这种动态调整仍将继承,这种调整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审查标准。长期接触商标的人应该知道,大多按照过去标准能够注册的商标,而在现在已经属于不能注册的商标,同样在过去属于不能注册的商标,现在又有许多属于可以注册的。
尤其是我国的行政法规政策,大多情况下往往带有时代的印记,并跟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了解政策的变化和趋势,而是静态孤立地看待商标、看待审查尺度,就会泛起理解判定上的偏差。
5、不同种别的商品或服务项目在审查标准中的差异
俗话说“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这种讲法应用在商标审查上长短常贴切的。由于,商标法以及商标审查尺度固然看起来是一个同一的尺度,但在实践中确可以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理解和应用。对于统一个商标而言在不同的贸易行业、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的消费层次、不同的市场渠道、不同的销售对象、不同的使用方式、不同的地域限制……等等,对商标的识别方式、关注程度、搅浑可能等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商标实质审查中,不同种别的商品或服务,甚至在统一种别的特定商品上,其审查标准上可以有所不同。但是这种标准的掌握会有偏差,就连审查员之间有时候也有较大的差异,由此而产生的差异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难以避免。
6、公告期有异议风险
我国《商标法》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在通过商标局初步审定之后有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公告期,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等相关人员均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对该商标提出异议。
在三个月的公告期内,在先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可能因为驰名商标保护、商标被抢注、近似商标、申请在先等原因提出异议,除此之外,任何人均可以商标不具有显著特征等原因向商标局提出异议。一旦商标被提异议,异议商标就会进入漫长的异议程序中,商标局收到异议后会让申请人进行答辩,然后综合材料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裁定,对商标局异议裁定不服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商标异议复审,直至法院诉讼。
商标异议是法律赋予公民和企业权力,任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主体资格和适当的理由都可提出异议,因此商标异议的出现除了企业或个人维护自身正当利益之外,还有可能是竞争对手恶意竞争的手段,就这一点来说,公告期内的异议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对于企业商标被抢注,但抢注者商标申请尚未获得注册的公司而言,建议您可以通过提出商标异议的方法进行有效维权。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申请商标应当先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进行初步审查,通过审查的进入公告期,公告时间为3个月。在这3个月内,符合条件的主体可以提出商标异议。那些被抢注商标的创业公司可以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通过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准备证据材料,向商标局提出商标异议。
有的企业心存疑虑,不知提出异议的成功率如何。如果确实是自己在先使用的商标被抢注的,通过选择有经验的商标代理机构或律师事务所,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夺回属于自己的商标,成功率还是较高的。提出异议的法律依据是《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规定。
同时要提醒一下这些商标被抢注的创业公司,在提出商标异议的时候,一定要同时以自己的名义提出商标申请,因为即使异议成功,也只是制止了他人的抢注,企业自己仍然需要通过申请获得核准注册来取得商标权。
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很多人总是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关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知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一般纳税人,什么又是小规模纳税人。实际上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是增值税管理下的两种模式,也是对缴纳增值税的公司或个体的一种区分。
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是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2018年4月份修正),而且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三大对象(销项、进项和应纳税额),也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是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而且一般纳税人可以进行健全的会计核算,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
小规模纳税人与个体工商户之间是交叉关系,其中既有关联又有明显的差别。小规模纳税人里有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里有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转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只要满足前文提到的一般纳税人条件,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一般纳税人可以转为小规模纳税人2019年12月31日前,一般纳税人可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后,如果连续12个月或者4个季度的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则应再次登记为一般纳税人。而且,转登记纳税人按规定再次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再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在注册公司时我们是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呢?
首先看公司规模,如果公司投资规模大,预估年销售收入超过 500 万元,建议直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如果估计公司月销售额在 10 万元以下,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因为从201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将享受到增值税免征政策。其次看买方,如果你的消费者预计主要是大客户,那么他们可能很难接受3%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建议直接认定一般纳税人;如果消费者很少有大客户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同时还要看抵扣,如果公司成本构成中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占比较高,进项税额抵扣较多,预算增值税税负能够低于3%,建议选择认定一般纳税人,否则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如果是13%税率的轻资产行业,增值税税负较高,也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否则选择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的基本认定程序如下:1、纳税人提交申请2、税务机关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3、税务机关实地查验,出具查验报告4、税务机关给出认定结果以上就是关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该如何来说商标权呢?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则。 商标是产业活动中的一种识别标志,所以商标权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产业活动中的秩序,与专利权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产业的发展不同。 商标权也是每个公民维护重要对象。
上一篇:泉州商标注册类别怎么选择?
最新文章
- 金门企业商标申请规范与注意事项[ 2024-07-19 ]
- 洛江区企业商标转让形式深入探讨[ 2024-07-18 ]
- 金门个人商标注册要点详解[ 2024-07-17 ]
- 晋江企业如何选择商标变更代理机构[ 2024-07-16 ]
- 南安个人商标申请价值与意义的深度剖析[ 2024-07-15 ]
- 泉州个人商标申请代理的优势[ 2024-07-14 ]